洪兴三十年,二月初七日,在南京内城城东的朝阳门外,挤挤挨挨的都是人头攒动。
此时此刻,在南京内城的朝阳门外,原属孝陵卫的地盘上,也早就是民舍万家,附廓而居。南京在甲申南迁之前,举城军民就接近百万,妥妥是世界第一大城。后来又有二三十万北人陆续迁来,再加上南京四周乡野的破产农户不断涌入,这个数字早就超过了二百万。所以原本荒凉的南京外城东城,现在也变得繁华热闹起来了。
特别从洪兴初年开始,南京外城东城一带的缫丝业因为“心狠手辣”不在乎杀生(杀死无辜的蚕宝宝)的“北军丝户”的大量出现而快速兴起后,原属孝陵卫的地盘上,已经出现了无数的民居市场作坊宫观栈房亭台,也没有什么严格的坊巷规矩,也不像江北浦口那边的建筑都有严格的规划,就是乱糟糟的错杂在一起,更是显得热闹之极。而且南京的繁华,还远远没有到达尽头,每年仍然有不计其数的人口从江南、江北的农村甚至小城市迁到天子脚下的南京城。
别看这南京城发展得如此繁华,汇聚了如此之多的人口,可是两百万人的衣食供应,却没有半点的困难。这座城市和附近的苏州、扬州、上海,真的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天选之地”。依托长江水运,就能以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四川盆地这几处鱼米之乡为腹地,可以源源不断得到低成本的粮食和原材料供应。
注意,是低成本,而且源源不断!
和北宋的开封,以及甲申之难前的北京相比,汇聚了二百万人口的南京,根本不需要庞大的发运衙门(六路发运使司)和运河军(人数多达12万)努力维持供应,甚至要为了保证运河的畅通而牺牲淮河......南京可以用很低的运输成本,大量的,充足的得到可以供二百万人吃用的粮食,而且还有足够的余力供应庞大的手工业的消耗。
这种充足而且低成本的供应,就是工场手工业大发展的基础!
同时,这几个繁华之城又靠近海口,可以从浩瀚无垠的大海上得到外来的技术、资金、商品、原料、市场,还能很方便的向海外输出过剩的人口......可以很容易的输出过剩人口,其实也是大量聚集人口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因为资本主义嘛......怎么可能没有经济危机?
如果没有一个输出压力的口子,危机一来,那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将统治中心从北京迁到南京的朱慈烺,可以很容易的引领这个国家走向资本主义之路。
但是以江南富裕温柔之乡为天朝帝国的中心也有不妥的地方,就是一国的精英太容易沉溺于富庶的生活,忘记了这个世界其实是靠枪炮说话的!
不过在洪兴三十年的时候,用枪炮开创出这个盛世的战士们还都健在,南京城内还弥漫着尚武好战之风。
当大明重归一统的消息和大明上皇、皇帝要去孝陵卫报告祖宗的消息在南京城传开后,居住在南京外城东部的北方移民、退役的北军,还有他们的子弟,全都欢呼沸腾起来。
当二月初七这天到来的时候,长长的朝阳门外大街上已经是人山人海,都是前来见证历史的天子脚下的百姓,人人都穿着他们最体面的衣衫。居住在南京城和对岸浦口市的外国使臣还有洋商们,对着这人山人海的场面,也都是满脸的感慨表情。
怪不得大明会自居天朝......光是这个天子脚下的南京城的人口,就能比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是总人口还要多了!
应天府和侍卫军,今天都调动了大批的人手出来当值。兵士们面街而立,将百姓们的人潮当在身后。这些军士看上去也都非常昂扬——大明朝对朱由检、朱慈烺父子而言是中兴,可是对这些明军将士而言,根本就是一场开国,不,不是一场开国,而是很多场开国啊!
他们都是开国一代的武士,当然是雄赳赳,气昂昂的!
一队一队从侍卫军中挑选出的骑兵,也耀武扬威的在朝阳门大街上来回巡视。个个都骑着阿拉伯种或印度折耳种的高头大马,背着长枪或是燧发枪,穿着半身板甲,顶着头盔。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支骑兵是足以横行天下的精锐。
皇城正东的东安门已经大开,大队侍卫军团的官兵,也都穿上了亮丽的盔甲,或是骑马,或是步行,一队队鱼贯而出。
在他们身后,则是十辆金色的四轮马车,车窗紧闭,还下了窗帘,从外面往里看,只能看见隐约的人影。每辆马车的车厢里面都坐着人,至于皇帝朱慈烺在哪辆车上......又或者在不在这些马车上,就只有天知道了!
现在可是线膛枪走上战场的时代了,隔着几百米没准都能一枪了账......
所以朱慈烺现在是越来越小心了!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金色的四轮马车在侍卫军骑兵的引领下驶出了朝阳门,大街上的百姓全都向着马车作揖,同时山呼万岁。
欢呼之声虽然不大整齐,但是极为响亮,而且此起彼伏,不曾停歇,可以想见朝阳门外大街上的军民人等,都是发自内心拥护大明朝的中兴之主朱慈烺的。
跟在这十辆马车后面的,则是皇亲贵戚和满朝的文武,统统都是骑马随行......男男女女的总有好几千之数!
至于不能骑马的皇亲、贵戚和官员,就不必参加今天的拜祭活动了。他们要么年老不能操劳,要么就是年幼不知事......就在家好好呆着吧!
朱慈烺和朱由检这两父子,这会儿其实已经到了孝陵了——朱慈烺才不会冒着被暗杀的风险公开从大街上路过呢!
他一大早就和老爹朱由检,还有太子朱和幸的同母兄弟朱和墺(土豪王和好运太子都不在,就由他当贤孙,负责搀扶太上皇),已经提前抵达了下马坊行宫。
祖孙三人都换上了通天冠服——这套衣服有点像宋朝的帝王服饰,是祭祀时候穿的。
主持今天这场祭祖的是孔胤正,孔老二的这个子孙从昨天晚上就是忙活到现在,这会儿正在孝陵各处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等他查完,朱慈烺、朱由检、朱和墺祖孙三人就该去明太祖的宝顶前面报告这些年来的工作了。
朱由检和朱和墺都没太当回事儿......只有朱慈烺一脸的虔诚,拿着一份自己一个人写的工作报告,在那里看了又看。
心里很有一点忐忑啊!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打哪儿来的,现在大明已经完全复兴了,孝陵也花了巨款重修过了......那么自己的皇帝工作还能继续干下去吗?现在才洪兴30年啊,怎么都该干到洪兴七十年吧?
所以他就在报告上写了......准备再干上40年,为大明朝的万世基业好好的打一下基础!
正在忐忑的时候,门外传来了密集的脚步声,然后就是孔胤正的大嗓门。
“万岁爷,上皇陛下,澳王殿下,吉时已经到了,请移步殿外,请随微臣入孝陵大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