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丸子炒饭 本章:第73节

    “音音从前疑心朕不会为元柏选择良师,如今可是放心了?”

    萧明稷执起她的手把玩,在上面爱怜轻啄,“秦王的封地与享受的食邑朕都会保留,教导一个孩子太辛苦,音音身子弱,生下来就够劳烦你了,左右秦侍中也没什么旁的爱好,正好有时间来教导秦王,而元柏的衣食有宫人和乳母操心,音音也大可以放心。”

    只要皇帝不质疑秦王血脉的问题,那就没人会翻旧账,他那些真正的骨肉血亲、同胞手足,所有先帝的直系血脉,连带有可能威胁到皇位的侄子都杀尽了,唯独没有动先帝最想立为太子的秦王,甚至还待这个最能威胁他位置的王爷十分优渥。

    乃至于让极有可能是他生身父亲的秦君宜来教导他,只是因为他觉得让这个人来,会叫音音更放心些。

    他知道她怕疼,每回虽然揽紧她弄到深处,吓唬她没有吃药,逼迫她为自己生一个皇子,但是私下还是吃了的,他连皇室最重视的传宗接代都可以不要,为她做到这等地步,难道还不算是宽宏大量么?

    “音音以后也没什么要操心的人与事,别总这样多思多虑,”萧明稷拿了那膳房新端上来的燕窝冬笋粥,用羹匙小心舀了一些吹凉,柔声道:“总这样病着不成事,往后你收收心,把心思都放在朕身上,你好生调养身子,咱们两个一辈子快快活活的不好么?”

    都说新年新气象,明年才算是他御极的第一年,这些旧的不好的,都该被年关隔开,当属于他们两个的时代到来,他也想要两人的开头更好些,无病无痛。

    “只要音音欢欢喜喜的,朕从前怎么待你好,以后还是怎么待你,绝无二心。”他自己先尝了一点,把试毒那一步省去了,“今日御厨的手艺倒也还算不错,音音吃一口试试?”

    她看了一眼那粥,“皇帝生性节俭,不该为了我破费至此。”

    这些日子越到年关,她反而越病恹恹的,大概是把萧明稷那床榻上的心思都磨没了,原本刚强冷硬的姿态反倒是退让软弱了些许。

    江闻怀来了几次,回去或许是说了类似她时日无多的话,皇帝便明显待她又好了几分,萧明稷本来在吃穿用度上的享乐心思就少,连皇帝御膳里都未必常有燕窝这道菜,但是却常常哄着她吃。

    “朕节俭是要为臣工做表率,音音是朕心爱,不用节俭的,咱们夫妻两个过日子,有一个会精打细算就够了。”

    萧明稷含笑将羹匙往她唇边凑近了些许,心想她还不知道如今的立政殿已经变了模样,“朕非得要做这个皇帝,也不过是想弥补当年的遗憾,难道还是为着叫音音吃苦吗?”

    他不想回忆当年做皇子的日子,吃穿哪怕都是新的,但也都是别人挑剩下不要的料子和宫里最平常简单的菜色,有些不符合一个皇子的规格。

    他的养母包括她身边与亲生儿子甚至太子身边的宫人都将他视若空气,只有在江南的时候,他才成为了音音的救命稻草,是她的天地,她满心依赖爱慕的人。

    她的衣裳搭配有些时候奇奇怪怪的,首饰也是追求朴素简单,他那个时候以为是江南的衣品风气如此,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因为她舅舅家里也有许多人要养,每年能做的好衣裳有限,她得可着别人先挑,自己拿最后的。

    也只是她后来的夫婿越配越高,虽说一个接一个死了,但身价倒也高了起来,才轮到她先挑衣裳。

    生性节俭与被迫寒酸或许结果没什么不同,但是一个是他自身情愿,另一个却是被人逼迫。

    他不愿意叫郑玉磬跟着他过那种日子,或者说那节俭的性子已经养成,便是铺张浪费也浪费不起来,只是将过往的遗憾都补到她身上,他要她一定是天底下第一个来挑那些贡品的女子,她喜欢的东西一定会出现在她的桌案上,绝不会用别人挑剩下的。

    皇帝的权力与尊荣,他不愿意享受的时候可以不去动用,而愿意动用的时候,天底下所有令人惊奇的东西,都会被放到郑玉磬的面前。

    郑玉磬怔怔看着他,看见皇帝面上的笑意,将那勺粥喝掉。

    他总是这样,用他自以为是的爱将人伤得痛不欲生,在伤口里放满了令人疼痛的蜜糖。

    就算是不想叫她吃苦,她也吃了许多意料之外的苦头了,可他又巴巴过来送来许多珍宝,说想叫她高兴。

    “今年芳林台朕会提前叫人布置,音音可有什么想送给三郎的东西?”

    萧明稷想起来自己当年总是为郑玉磬做一些精巧的小手工,她最喜欢那些了,但是郑玉磬受限于家境,除了平日里仔细体贴他的生活,偷偷做些糕点,关怀郎君冷暖之外,能送他的不多,却是清甜的熏香与一块他千求万求来的帕子。

    那还是她为了叫人知道三殿下私底下已经有了喜欢的女子,叫别人识相些的意思。

    “别送郎君那些果子香了,朕熏了好些年那蓬莱香,不用再换新的。”

    萧明稷喂了几口,见郑玉磬乖乖都吃了,笑着握住她的手,道:“音音想些别的成不成,譬如绣个东西,不拘是什么,只是桃花轻薄,意头不好,你绣一个鸳鸯的如何?”

    “雄鸳鸯多情,不得到老,”郑玉磬忽而一笑,有了些兴致同他说笑,“皇帝当真要,我绣一个给你也好。”

    “朕倒是不知道还有这一层,那随着音音的心意绣一个好意头的纹饰就好了,”萧明稷见她莞尔,也便顺着笑道:“要是嫌绣东西伤眼睛,咱们换一个,换一个也使得。”

    “我遍体绫罗,周身珠宝,长信宫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是皇帝所赐,我能有什么送给你的,便是送了陛下想来也不稀罕。”

    郑玉磬默了默,她握住萧明稷的肩头,忽然道:“说起来我从前那些厨艺都荒废了,我这些时日也练一练,到了上元佳节,我再亲自置办一桌酒席款待如何?”

    萧明稷那日尝过她做的菜,滋味家常,比起御膳房又是另有一番风味,只是不忍心劳碌她总沾那些烟火气,宫里面多得是厨子伺候,但她现在要是有兴趣琢磨吃食,不必说他自然是愿意极了,想来她自己也能多吃几口,比现在他这样哄着劝着还强些。

    “好是好,不过就是劳累音音罢了,朕哪里会有什么不愿意?”

    萧明稷将朱笔在奏折上勾勒,看见秦君宜熟悉的字迹不免皱眉,心里想着该给他重新指一门婚事才好,或者让元柏假死,留到秦府里面,省得叫音音总关心那个孽种。

    然而想到郑玉磬现在说好也没有完全好,而元柏年纪太小,也需要人照顾,她心里头舍不得,若是秦侍中成婚,未必会全心陪伴秦王,总是叫音音这个做母亲的不放心。

    所以想想也就罢了,还是叫秦君宜多陪一陪这个不能相认的孩子,让音音能放心与他做伴。

    “皇帝在想些什么,这样出神?”

    郑玉磬也瞥见了桌案上秦君宜的奏折,窥见那上面几行关于元柏的话,心思微动,以为萧明稷又在想些什么坏主意,开口问道。

    “没什么,只是看秦侍中奏折里所说,十弟实在不愧是音音生的孩子,好生聪明,若是将来咱们有一个皇子,定然比他还好些。”

    萧明稷瞧见她娇柔可爱,虽然有心思,但也还是压了下去,从桌角的膳食里琢磨再哄她吃些什么,“太医说前些时日进补的人参多了些,现在还是得清淡些,一会儿再吃些萘果,朕让人用牛乳熬了酪浆,又兑了蜜糖,你爱吃甜,蘸着吃正好。”

    “若是我再有孩子,不知道是要管皇帝叫阿哥,还是要管我叫祖母?”

    郑玉磬抿唇一笑,心里正想着自己除了用醋洗身子,是不是还应该想些别的招数避子,但还没等想出个头绪,身前那侧常被皇帝含住相戏的盈盈忽然被冰凉的朱笔轻轻一点。

    虽然他下手轻柔,但朱笔的笔头却有无数毫毛,抵在了她最受不住的尖上,触感冰凉,叫她不自觉地轻颤,惊呼了一声,低斥道:“皇帝,你这是做什么?”

    朱砂鲜红,蜿蜒点点,如梅开雪上。

    “音音这里倒是比朱砂还好看些,原本想着做一幅雪中红梅图,可看来反倒是它污了你的颜色,”萧明稷见她生气,含笑用舌尖拭去,风流不似平常:“娘娘倒是生了一捧香雪,好生叫人想尝。”

    ……

    秦君宜原本在长安的住宅已经有旁人居住,而且也配不上如今秦侍中的身份,皇帝重新赐下一座秦府,作为秦侍中的居住之所。

    新官上任,总是有不少人阿谀奉承,令秦府门庭若市,然而这位秦侍中的脾气却怪得很,不受旁人馈赠的美女歌姬,只谨慎地收了些皇帝潜邸旧臣送来的金银玉器,以示念旧。

    就连有人想要说亲,也被他拒之门外,说是自己没有续弦的心思。

    他每日处理完门下省的事情以后就可以回府,众人知道他虽然不同于一般好为人师的宰相那样健谈,人也温和,但也不好糊弄,身子又一向不够康健,所以也没有人因为他早退而不满,向皇帝上书。

    秦王的年纪太小,又无需像是储君那样承担江山众人,因此他能去文华殿教导秦王也全凭自己做主,而皇帝也不见得会抽查自己弟弟的功课,所以教导什么全看他心意。

    不过正是因为如此,秦君宜反而更加用心,每日除了上朝与处理公务,就是在府中为秦王备课,他并不会像窦侍中那样留太繁重的作业,只是以陪伴为主,偶尔问一问他平日的情况,尽量保持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之前窦侍中作为未来太子的老师时,正受上皇宠爱的郑贵妃对他从来都是客客气气,虽然两人能见面谈论起秦王课业的时候甚少,但郑贵妃身为六宫之首,也从不吝啬。

    每日将课余的精巧糕饼点心与当季或是不当季的水果备足了,但是这些都是奉给侍中的,秦王得过郑贵妃的嘱咐,从不会主动要。

    不过现在换了秦君宜,他每日吃的并不多,总是拿了来与这个小孩子分食,中间会和他多说些外面的事情,民生疾苦、世间百态。

    元柏知道阿娘对这位老师很是有几分好感,而这位老师除了病弱并没什么不好,涉猎甚广,还会逗他开心,尽管窦侍中受阿爷的看重,教导起他也是同样尽心尽力,但从小孩子的心理来说,他还是更喜欢当下这位。

    皇子们年下有一天休息的时候,秦君宜本来想着冬日寒冷,便早些放了也好,给秦王多几日假期,圣人应该也不太在意,左右秦王是不必考取功名的,何必这样三更眠五更起,小孩子正是能睡的时候,多待在皇太后身边也好。

    不过今上倒是很奇怪,虽然对这个弟弟不是很看重,但却没有养废这孩子的心思,叫他按宫里的规矩来,不必宽纵秦王。

    如此说来,秦王殿下依旧得每天早起,直到年关才能休息,甚至越是临近除夕,越是繁忙,皇帝索性在文华殿侧殿设了可供躺卧的胡榻与膳桌,令秦王不必回长信宫饮食,耽误了学业。

    今日郑玉磬准备的是红枣银耳的汤盅,配着酱佛手、五香米糕以及煮沙团,皇帝让温汤监送来的胡桃、甜瓜与价比人参的胡瓜都出现在了文华殿里,甚至还是双人份。

    虽然萧明稷从不许二人见面,但是郑太后每日还是会借着为秦王整治衣食的名义,送来许多精心准备的食物,皇帝如今大权在握,有许多事情要忙,还要看顾郑太后起居饮食,每日孝顺地亲侍汤药,对秦王与他倒是很少留心。

    若是没有横加阻拦、不许两人见面的皇帝,倒有几分他相妻教子的意味。

    只是他却没有机会去问一问,甚至也不敢去问郑玉磬,元柏到底是不是他们的骨肉。

    其实是与不是又能怎么样呢,秦王从出生开始便认上皇为父亲,就算是他的孩子,郑玉磬也不会告诉一个小孩子这样有可能叫她母子人头落地的惊天秘密,大概这也称了皇帝的心意,即便是他的孩子,为了秦王好,他们也不能相认。

    他叹息了一声,这样精细的日子他给不了郑玉磬,也就只有皇帝才能满足她,但是即便如此,她过得也不大好,看起来也比当年更憔悴了,听说冬至过了以后,专供皇帝看病的太医院使已经往太后那处去过许多次了。

    “老师是不喜欢今日的膳食吗?”

    元柏安安静静坐在秦君宜的对面,皇子和老师是分桌而食,自从他们都在文华殿饮食之后,郑玉磬每次都吩咐宁越和枕珠留心长信宫的小膳房预备两个人的早午膳,精致非常,只有今日,郑太后送来的饭菜才有些朴素。

    秦君宜摇摇头,“殿下说笑了,宫里的膳食比臣家里的要强上许多,外头许多百姓大约都吃不上。”

    他平常用素食多些,原先是为了家人守孝,只吃白粥与煮水青菜,后来却是习惯了这些,从不会吃得这般精致,自从到了长安成为秦王的老师,他才能接触到昂贵的宫廷膳食,又不忍拂逆郑玉磬的心思,面颊上多了几许丰盈,不似原本消瘦得过分。

    或许是鸿运养人,回到长安城以后,知道上皇与废太子厉王的结局,人松懈了一些,每日瞧着与郑玉磬五官相似的秦王,心里欢喜总比不能见到深宫里那位的忧愁多些,人的气色看着好多了。

    宇文高朗去突厥押送可汗长子交换牟羽许诺的金银与土地,等回长安以后照样受到了皇帝的嘉奖与封赏,得了一个大宅子,手里钱也多了起来,时不时去寻秦君宜说话请客,他喝酒,秦君宜喝白水。

    然而他虽然吃荤,但也和秦君宜一样在饮食上很少讲究,他面对皇帝的时候倒也不会讲老搭档的坏话,只是说男人没个婆娘确实是不成样子,如今秦侍中在宫里吃得精细,又有太医看诊,当然比原先在周王府的时候滋润。

    “臣听闻宫中太后身子近来不爽,如今可好了?”

    秦君宜似是不经意地问道,他看着秦王吃得也还算香,人虽然比同龄人痩些,可看得出来郑玉磬也是精心对待这个孩子的,他心下微动,“也不知道太后如今在宫中常做些什么,每日饮食可好,夜寝可稳?”

    臣子们关怀君上与太后的饮食起居原是常态,但是元柏却顿住了。

    阿娘的情况之前是一日日坏下去的,她有几回一个人倚坐在寝殿里,怔怔地看着房梁流泪,他起初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但是后来才从宁越那里知道,阿娘如今是有几分求死的心,可是又舍不得他。

    他想快些长大,但是他长大的速度却总比不上阿娘衰败的迅速,直到这位秦侍中做了他的老师,阿娘身子才逐渐恢复,甚至常常嘱咐他要尊师重道,和秦侍中多亲近些。

    她最近甚至有心情在厨艺上琢磨,亲自动手下厨,而即将搬到紫宸殿那位也不在这上面多加管辖,听之任之。

    “承蒙老师惦记,阿娘这些时日病好了许多,近来常常亲自下厨做羹汤,”元柏对秦君宜仰头笑道,“枕珠姑姑说,今日的汤盅和糕点都是阿娘做的,瓜果也是阿娘新从贡品里选出来的。”

    家丑不可外扬,他能对老师说些什么呢,阿娘尽管成心瞒着他,可他也能瞧出些端倪,元柏低下头用膳,表面上他是与自己的阿爷阿娘日日住在一宫,然而实际上他从来也看不见阿爷,也不怎么能看见阿娘。

    反倒是他那位皇兄,时常悄悄将阿娘接到丽景殿去,对待他们母子并没有如宫人私底下担心那般不好,相反的是,他对待长信宫一向是有求必应,便是多难得的东西,皇帝也毫不吝啬,只为讨太后的欢喜。

    但越是这样反常的孝顺,他愈发恨这个男子。

    秦君宜听了元柏的话,手中的筷箸不自觉伸向了那盘中只有五块的五香米糕,他已经很久没有尝到妻子的手艺了,也就只有原先母亲在世时,才会让几个儿媳常常下厨,叫郑玉磬苦不堪言。

    那晶莹透亮的米糕被炭火温着,依旧保存了新磨米粉原本的香气,或许是为了更好入口,郑玉磬做的比一般尺寸略小些,不配着茶吃也不会噎人。

    只是他夹起一个入口,面上的神色却变了。

    “老师,怎么了?”

    元柏见秦君宜神色不大对,似乎以袖掩口,向一侧铜盂中吐了些东西,以为阿娘手艺不好,连忙夹起一个自己面前的尝了尝。

    阿娘虽然在宫中一向是养尊处优,可是手艺却也没到叫人忍受不了的程度,阿爷当年尝了一回,那些菜肴比起御厨做的自然是平平无奇,可还是将她夸到了天上去,只不过从此不要她做了而已。

    米糕只是磨粉细筛难些,阿娘又没有调别的馅料,但怎么做也不会做得难吃。

    “娘娘尊贵,不善厨艺也是正常,或许是动手的时候不小心将沙粒混进去了,”秦君宜攥紧了手中之物,含笑向元柏道:“殿下只管用殿下的就是了,不必总惦记着臣,若是用好了便到书房里温书,臣一会儿会去抽查。”

    元柏不疑有他,见秦侍中果然后来用膳的速度慢了许多,再也没有动过那盘米糕,或许当真是母亲手艺不好的缘故,便也不好再细问,用好膳之后由身侧的宫人服侍漱口,自己起身告辞,先去书房看书温习。

    然而等到秦王与服侍秦王的宫人从侧殿出去之后,秦君宜才从袖中暗袋拿出那方才慌乱放进去的东西。

    他将每一块米糕都掰开细看,其中有的有字,有的却没有,那些纸张被做米糕的女子小心叠成极小的方块,夹在了米糕中心,不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秦君宜的手微微颤抖,他环视四周,见无人偷窥才一张张打开细看品读。

    映入眼帘的是妻子娟秀字迹,那上面的纸条只有寥寥几字,两张是重复的话,有些字迹洇湿之后看不清楚,颠三倒四,拼凑出来才能勉强读懂上面的八个字。

    那第一句是“牛继马后”,第二句却是“今上无子”。

    他读了几遍,手中的那几张轻飘飘的纸条似有千钧沉重,烫手灼人,直到颤巍巍地将那些纸张用灯烛焚尽,掩到香炉灰里心中才勉强平静下来。

    牛继马后,说的是元帝血脉存疑,乃是宫妃与官员私通的孽种,他即位以后,司马家的正统国祚早便不复存在。


如果您喜欢,请把《金屋囚》,方便以后阅读金屋囚第73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金屋囚第73节并对金屋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