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6)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齐氏孙泉 本章:分卷(56)

    时至下午,即将接近傍晚。

    黎韩非打着伞站在甲板,看到岸上灯火通明,还有人在往来,那些被砸毁的帐篷原地也重新有了新的帐篷。一切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邻居那边才刚吃饭,现在夜商旌诘脑嚼丛皆纾为了节省晚上的光照,大家都很默契的趁着天还亮的时候赶快吃了。那边人瞧见黎韩非在四处张望,扬手跟他打招呼。

    我今天看你们家送了不少东西出去呢!

    他们来了以后几乎不怎么跟周围人交流,主要也是怕多说多错。

    黎韩非轻轻点了点头:左右用不上,不如拿去多救两个人。

    我还看见你们一直送热水过去呢,真没想到你们能这么热心。那人夸道。

    谁都喜欢夸赞,不过黎韩非瞧那边要吃饭了,也没打算多聊:举手之劳。

    黎韩非没有多说话的意思,那边却还是道:那你那边还有没有用不上的东西?我看你这摞了不少东西也占地方,要不要往外卖一卖,我买点也是帮你们消耗东西。

    如果单纯说想要买,其实没什么问题,只是这铺垫了这么多,黎韩非听着心煞炊让不舒服。

    先说他们热心,又说他们东西多放不下。然后再说做买卖的事情。这要是做了买卖,要多少合适?人家好像是帮忙消化这船上没用东西的,那就只能卖个破烂钱。

    别看黎韩非买东西的时候喜欢讲价,卖东西的时候可不喜欢这些弯弯绕。

    只对他笑道:你这么说还真提醒我了。是该往外卖卖。

    那人作势就要过来上船:那正好

    不过我不打算往外卖,这人来人往挑挑摘摘的也麻烦,直接打包卖给政府吧,左右这些也是我们白来的。黎韩非回头进船舱,看着时间考虑着要不要做晚饭。

    结果没过一会儿,就有战士和熟悉的送货三轮车过来了。越城先听到的声音告诉了黎韩非,俩人从船舱里出来,下竹筏正好迎上他们。

    是你们订货的吧,来看一下订货单。一名陪同战士过来道。

    上午订购的,下午经历了冰雹后还能送过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黎韩非点头:是我,怎么还赶着送货,山上事情应该更多吧。

    战士道:差不多了,因为提前做了预警,加上有群众动员,速度比计划快很多。现在忙的是厂子那边,又扩招了一批人,没日没夜的要加工出临时塑料方舱住所。这冬天要来了,帐篷保暖肯定是不够的。

    塑料方舱?黎韩非怔了怔。

    战士苦笑:最好的材料肯定是合金的,可现在炼钢厂还没恢复,听说东北那边已经恢复生产了,可那边自己还不够用,就算送来也需要时间,塑料做成双层,再尽量结实些,多住几个人,也能降低取暖成本。也比帐篷好管理。

    之前的那个安置所没有塑料,羡慕这边有塑料工厂。而这上勰蕉北那边有炼钢厂,可以建造足以抵御寒冬的方舱住所。

    也许,他口中的那个地方,也有羡慕着别的地方有着什么。

    这世道,总有比自己更好的地方,也总有比自己坏的地方。

    珍惜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对了,我们这还有些可能用不上的杂物,如果你们有时间的话,不知道能不能看看有没有你们收的东西,价钱什么好说,主要是我这留着占地方。你可知道,这空间有限。黎韩非指了指堆放杂物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 战士:穿上衣服还真认不出来了~

    冲鸭!*30

    懂我的意思吗~

    向你敬礼

    salute~

    第74章

    黎韩非口中的杂物,可能对其他人来说,就是求而不得的宝藏。

    而且黎韩非说地方小,可能会让周围的人活活气死。两条渔船,三个竹筏,这些连在一起才住六个人。这么大的空间怎么能说小?

    不过也有条件比黎韩非好的,有大轮船的,那装下的东西就肯定比黎韩非多。

    战士道:我还要去别的地方,不过他应该可以。

    看了看那个送货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点点头:我去看看吧。

    先将订购的货物清点好,而且给出了换算成大米大概需要多少东西。随后战士又道:今天是你们这捐了不少医疗物资对吧,还有糖姜水。

    黎韩非点点头:是我们。

    首先我们这边对您的善举表示感谢。现在政府鼓励捐赠。会给予一定的优待政策,回头会给你颁慈善证,到时候凭借慈善证后面再买东西,限量产品会有宽额,价格上也会有一定的折扣。

    这大概就是好人有好报了。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未必公平,因为那些有这个心但没这个钱的人怎么办?

    可要知道,越是富有的人,往往越是舍不得捐出自己所有物。

    善财难舍。

    这就像那个古早的段子一样。问一个农民,如果有一百万捐多少,农民大方的说捐一百万一分不留。可问他愿不愿捐一头牛的时候,却坚定的说不会。

    因为他真的有一头牛。

    黎韩非的这些东西,确实是无本来的,可这大海之上,又有多少人的财富是自己的呢?

    可关键时候捐出来的,还是少数。

    官方这么做,也是给这样的善良之人一个回应。

    黎韩非捐出物资是善举,得到官方的回馈是意外之喜。

    战士那边确定后,让黎韩非签了字就带文件去别人家忙了。黎韩非带着工作人员去堆放的杂物那边去看,然后拿出一个刚收获的塑料筐,让他将东西拣进去。

    这真的从锅碗瓢盆到床单被褥一应俱全,只有想不到的,没有这里找不到的。

    工作人员唇角抽了抽:这是找到超市了吗?

    快递,黎韩非道,其实那个地方还有,我们做了标记。

    工作人员眼前一亮:你们能汇报一下位置吗?

    毕竟也有人将那种地方当自己的宝藏库,只自己一个人去。如果黎韩非只发现了一个站点,那么附近一定还有更多的快递站。

    黎韩非指了个方向道:我在那边放了泡沫和竹子,用绳子栓住了,下面连着的就是快递门。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船发现了。对了,我一直带着雷达的,如果你们你那个追踪到我来时候雷达的发射信号,应该就能够看见,我们曾经在一个地方呆了两三天,就是那里。

    工作人员忙将情况记录在自己带着的平板上。

    黎韩非竟然连快递站的地方都能分享出来,可见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彻底的无私。

    不管怎样,还是感谢你能够分享位置。现在周围物资已经收集差不多了,重点搜寻的还是快递站点、超市和仓库。这些物资最密集,收集的成本也最低。

    没有以前的地图吗?黎韩非有点好奇的问道。

    有是有,但现在在大海上行,按照以前的地图走不见得那么准确。一些乡镇地区就更不确定了。

    随后工作人员开始挑拣官方可能需要的东西,并作出价格的评估进行累计计算。

    工作人员也是足够的耐心,一直到天黑,黎韩非这边打着灯。直到工作人员捡了半筐,才道:这些差不多够你们卖的东西了。

    半框用不着的东西换来一大堆有用的东西,这对黎韩非而言简直就是一本万利。

    那剩下的明天再挑?黎韩非将官方也觉得没什么用的东西也装进另一个筐里,这些其实占的地方就不大了,堆在那里也没什么。

    你明天只要还买东西我就过来挑。放心,现在挑拣需要的东西也是相当重要的工作,这个不算浪费时间。工作人员道。

    黎韩非看着崭新的塑料筐,和刚收到货的塑料箱子,再想想还要去做塑料方舱,不禁要问:话说这么多的塑料制品,咱们有那么多的原料吗?

    塑料的来源,最基础的莫过于石油,然后是回收塑料。

    工作人员叹气道:现在塑料就是级别最高的物资需求,是长期高价收购任何塑料制品的,包括塑料袋、塑料瓶子一类的。暂时原料还够用,不过若是到了明年就不好说了。这附近的其他安全区,有会回收到了塑料也往这边送。

    这就是政府需要解决和安排的事情了。

    听他说话,黎韩非也体会到了他话语中浓浓的无奈。

    不管怎样,他是这些塑料制品的受益人。

    末世前,海洋里充斥着大量的塑料垃圾。可在末世后,这些近乎遍布全球的塑料垃圾,反而成了这里的宝藏。

    这些塑料回炉重造,就会变成被所有人吹捧和需要的防水制品。

    一个人的垃圾,是另一个人的财富。

    这句话简直就是至理名言。

    工作人员带上挑走的东西开车离去,黎韩非叫来邻居,将新换回来的物资进行分配。塑料筐还是大部分用来装杂物。现在的塑料筐已经足够将所有杂物都装上摞起来了。

    这样一下子空出来好多地方。瞧着比上午还更规整了很多。

    完全防水的塑料箱,黎韩非跟江家兄妹一人只留下了两个,给了窦林伟四个。他需要更多的防水箱子来装东西。剩下的四个还是装共有的东西。

    这一次,船上已经不再急缺装东西的箱子了。

    不过官方出品的这种塑料箱,足够厚实,也足够结实,用来装淡水感觉还是不错的。虽然他们也卖储存淡水的水箱,不过那种看着就没有方形的箱子承压强,感觉箱子能摞的更高。

    这样一次性大量积攒淡水,就完全不用为了水的问题发愁。

    江家姐妹那边也可以放过货舱,不再用货舱装淡水了。

    这么商量一下,都觉得可行,后面再去买物资,主要还是绳子、煤炭。塑料袋和塑料箱,其他的不需要了,也没必要囤积太多占用空间。

    将这些都商量好,其实也就没有什么别的可忙的了。

    要分开的时候,黎韩非又想到:对了,不是一直都说从集装箱里取炭火的吗?

    今天非但没有用集装箱里烧的炭火取暖,反而用了更多的炉子去烧开水。

    窦林伟道:从明天开始用吧。

    窦林伟还以为黎韩非要说浪费的问题。

    黎韩非摇头:天气越来越冷了,如果都自己出来的话,也实在太麻烦了。

    之前说的热水取暖手动暖气就是因为太麻烦才放弃的,之所以才用煤炭,是因为煤炭更热,升温更快。

    越城理解了黎韩非的意思,道:他是说,就像守夜一样,每人每天轮流给三家送炭火和热水。等到天最冷的时候,一天只一个人出来就可以了。

    这样一说,也提醒了窦林伟。

    对了!这样的话,守夜也可以在集装箱里进行,集装箱里窗户可以看见两边窗户和竹筏,车子那边锁住又绑上了,就算有人偷,也一定会有动静。守夜的时候,在集装箱里烤火,然后隔一段时间出去转一转就行,还能顺便给两边屋子里添点炭火,省得晚上也会冷。窦林伟提议道。

    如果能让别人在夜里进入自己的卧室,这是需要相当高度的信任程度。

    不过如果是将炭火盆放到门口位置,不用进入,应该问题是不大的。

    几人相互看看,对这个都没意见。

    越城道:那是用炭盆,还是小炉?

    炭盆温度提升更快,不过小炉燃烧时间会有延长,两者是需要权衡的。

    窦林伟想了想:这个还是要分情况,暂时用小炉吧,先别浪费盆。把正在烧的木炭放进小炉子里,不用怎么管让他自己烧,灭了以后若是再冷再往里添,比各自点炉子收拾方便。

    这样说好了,几人就排了个班。黎韩非回屋,找到了从快递里拆到的笔纸,撕下来,写上守夜和添炭的排班次序,就贴在集装箱内的墙壁上,避免弄丢和忘了。

    今天夜里上半夜是江月东守夜,黎韩非两个人先睡下。

    等到后半夜,是黎韩非起来守夜,江月东过来给黎韩非的小炉子里添上烧红的炭火,只在门口没进屋,敲门叫醒黎韩非。

    黎韩非迷迷糊糊地醒过来,才想起要守夜,应了一声回头去摸衣服。

    江月东道:我看你晾的羽绒服还没干,要不你穿我的吧,等干了再说。

    江月东的衣服没来得及洗。

    黎韩非怔了怔:今晚更冷了?

    江月东道:都快零下十度了,我都觉得冷了。

    江月东自从变异以后,对冷的承受能力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他都觉得冷了,那对普通人而言已经是难以忍受的了。黎韩非忙带上热水瓶和毛毯,穿上快递里翻出来的秋裤,又穿了厚裤子,先跟着江月东去了他那屋,江月东在雨棚里脱了羽绒服给黎韩非。

    黎韩非已经冻得瑟瑟发抖了,道了谢回头进入集装箱。

    一进集装箱,那集装箱里温暖热乎的环境一下子就将他治愈了。

    大炉子烧起来红红火火的,站在炉子前,感觉到热反射,那份舒服也是真的。

    这大炉子的烟筒直冲外头,是在集装箱上挖出来一个孔,让烟筒出去的。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样破坏了集装箱的密封性,下水以后可能会被灌水,但这样将烟排出去,对里面取暖保温也有好处。

    小狗就暂时就被关在这里,守着牲畜,让它从小跟牲畜们习惯了相处,长大以后,就努力保护它们。

    给热水瓶灌上热水,黎韩非紧紧身上的羽绒服,将热水瓶放在腿上,又用毛毯将腿包住。时不时的用手电照照筏子上的情况。

    一直以来相安无事,其实黎韩非不是没想过结束守夜,这一直半宿半宿的不睡觉也不是个办法。

    可还是那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黎韩非抱着小狗,摸着小狗的下巴。这小奶狗比刚买来的时候大了两圈,感觉至少重了半斤。抱在怀里越来越舒服了。小狗也相当享受黎韩非的抚摸。用小舌头去舔黎韩非的手腕。

    你要是能快点长大就好了。黎韩非摸了摸小狗脑袋:等你能看家了,就不用守夜了。

    狗的听觉足够灵敏,等到半夜有人踏入地盘的时候就能叫出来警告。只是这小狗实在太小了。

    长成大狗看家,好像还是个相当遥远的事情。

    黎韩非话音刚落,小狗就好像听懂了似的,抬头旺旺的叫了两声。


如果您喜欢,请把《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方便以后阅读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分卷(56)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分卷(56)并对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