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经世致用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让你窝心 本章:第1003章 经世致用

    菜接着又上了一巡,酒也又喝一遭≡昺已似有醉意,大谈起自己对未来军队建设的规划,他以为别看当下大宋已经拥有中央禁军和地方州军五十余万。但是若是大举反攻江北,兵力仍显不足,因为不但要承受战争帜伤亡,还要对新占区进行驻守,即便在当下的基础上扩编一倍也不一定够用。

    不过以大宋当前的经济实林难以承受高昂的军费,这又与扩军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赵昺想要组建预备军官团。他的意思是先搭起架子,但这支军队平时只配备各级军官和基层骨干,并不满编,也就是支官多兵少的影子部队,番号只存在于兵部的花名册上。

    而赵昺这货是抠惯了的,他觉得维持这样的影子部队也是要花钱的,于是他将主意打在了兵部所辖的训练营上。要知道当前兵部所辖的训练营已有三十余所,不仅担负着新兵的入伍前训练,还常着培训炮兵、骑兵、医士、工程、水军等专业技术兵种的骨干培训。

    这些训练营散布在江南各府及各军,这个军当然不是指军事编制的军,而是古行政区划的名称,设置在战略上的军事要地。它们多是团级编制,大的是师级编制,各级军官配备完善,只要补充进新兵,配发武器就可以拉出一支队伍。

    赵昺的意思是把各个训练营利用起来,平日除了除规军的培训任务外,还可以利用农闲训练驻地的州军和乡兵,一旦需要就可以迅速补入兵员,整编成军,只要将几个训练营再次整编便可成为一军或一师,兵部再遣统兵的将领就能上阵了,虽然不能与常备军的战斗力相比,但也可常护送辎重、保护运输线、维持新占之地治安等低强度战斗任务。

    陈任翁对惺帝的设想十分赞同,这样既解决了战时兵员不足的问题,平时又可节约大量的军费。但他也提出自己的建议,可以将各个训练基地扩建,在常训练任务的同时,还可以担负储备武器装备,军需用品的职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动员能力

    “陛下,我们太学亦时时进行军事训练,是不是也要作为预备军编伍上阵呢?”正当赵昺大谈建立预备军团的时候,陈礼时插言道。

    “哦,若是战事紧急也不无可能,届时是不是会逃避啊!”赵昺放下箸子,看看陈礼时言道。

    “陛下,父亲常教导,国有危难,岂能坐视,尤其是陈家子弟更是责无旁贷。陛下有诏,吾必会持枪上阵,绝不会逃避!”陈礼时听了起身施礼道。

    “坐吧!朕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赵昺压压手让其坐下道,“太学生中是不是有人反对进行军事训练,以为这是多此一举呢!”

    “这”

    “陛下问话,要如实回答,犹豫什么!”陈任翁见儿子吞吞吐吐,厉声喝道。

    “禀陛下,同学们虽不敢明言,但私下中却多有不满,称朱子言: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让士子们舞枪弄棒有违圣人之训!”陈礼时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放屁,朱子还大过孔子吗?其算什么圣人!”没等赵昺说话,陈任翁已拍案而起道,“圣人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其乃是恶意诋毁圣人,其心可诛!”

    “麟洲不得无礼,肆意妄言!”陈则翁见状连闷止道。他知道当下盛行理学,若是传了出去,不知要有多少士人要骂他们,陈家还不被唾沫星子给淹了。

    “麟洲先生所言不错,这话就是放屁。古有君子六艺之说,几位先生自幼也是如此教导朕的,而兵戎之事事关国之兴亡,却因为其自身的憎恶,竟将习武与赌博相等同,且遗毒至今,必须要坚决扭转!”赵昺恨恨地道。

    大家其实一直以为学生军训貌似是很现代的事儿,说起来你恐怕不相信,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历史了,至少在西周时期,学校学生就要参加军训。“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是那会儿政府的头等大事,“祀”关乎信仰,要让学生“三观”正确,必修“礼、乐、书、数”文化课;“戎”关乎国防,要使国家发展有毕,在人口比较少的当时,在校学生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必修“射、御”军事训练课。

    到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连孔子办的民办学校也要进行军训。孔子讲课时,把射御之术和礼乐教育看得同等重要。他说“射御足利则贤”,将军事素养视为一个人贤能与否的标志。且他的军训教育理念十分符合当时的文化潮流——文武兼修。

    正规的军训源于西周,那时学型安排有军训课程。当时公办校分为国学和乡学,设有效和大学两级,没有“中学”。大学标准的课程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是古代学生军训的内容。教官是从部队上请来的,授课时一点儿也不含糊,学生如果偷懒,必定被罚。所以,西周的大学军训是国家倡导,且予以毕的,而“射”和“御”便是大学生必修的军训课。

    “射”就是射箭,这是古人的重要生存手段,狩猎、打仗都少不了,射箭具有中远距离杀伤力,是诸侯纷争中不可或缺的武器,所以非常受重视习射。西周时候,男孩长到了十三四岁,就要“学射、御”,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习射且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便是文人也不会降低标准,五项射技,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每项技术要求都很高。

    射箭考核极其严格,而非是走过场,比赛的同时还要考查射手的修养,比如懂不懂礼让,守不守规则,尊不尊重对手等等。射箭以作为一件带有浓厚礼仪色彩的事情,深入到生活之中,并形成仑的“射礼”,且天子通过射箭来衙诸侯、卿大夫、士等∨者可以参加祭祀,受到晋爵、增加封地的奖赏;劣者不能参加祭祀,还要受到责备和削减封地的处罚。可见,那个时候教授和考核射艺已经相当规范。

    “御”就是驾驶兵车,战车是古代重要的作战工具,在战争年代,一个人驾战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负,“御”自然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一个学生连驾车都不会,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学生。

    御车也有五项技术,即: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等。鸣和鸾,要求车辆起步平稳。逐水曲,要求车辆过河或在溪流中行走时,既快又稳,避免翻车。过君表,要求在驾车途中避开障碍物,迅速安全通过。舞交衢,要求遇到车多拥挤时,能够像舞蹈动作一样,从车流中轻快地穿插而过。逐禽左,在驾车出猎时,要求驾车人善于运用车辆协助围猎或阻挡猎物,利于射获。

    到了诸侯纷争的战国,“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各国更加重视军事人才教育和训练,军训成为官办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连孔子的私学也很重视军训,曾言“射御足力则贤”,他把军事技能优劣,视为一个人贤能与否的标志,认为“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陛下切勿冲动,从秦之后六艺帜射、御便已逐渐废黜,至我朝已经无人提及,骤然恢复自然有些士子难以适应。而朱子之言亦是应时之说,陛下若是以一言而否之,只怕会引发激变,还是要慎重为之!”陈则翁见惺帝一脸愠怒,便附不妙,当下朱子的理学在士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崇尚理学。且他知道陛下提倡学以致用,与理学学说多有冲突,在科举前就有改变之心,因为唯恐陛下一怒之下做出废黜理学的决定。

    “瑞洲先生所言不假,但是事情总要因时而变,如今国家危在旦夕,正是奋起反抗,消灭暴元之时。可若是仍抱残守缺,忘记了根本,却不知奋起,只能重蹈亡国的覆辙。”赵昺反驳道,“朱子重文轻武,其遗风至今日,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以致士子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长此不返,四海弱,何有已时乎?”

    不过赵昺也知陈则翁所言不假,军训制度在历代皆有变化。秦统一六国之后,学校对军训就不那么受重视了,这与秦汉时的国家政策有很的关系。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收天下之兵器,铸成金人,禁止民间习武,“以弱黔首之民”。同时,取缔民间办学,要读书只能入官学,而官学内容以明法令通吏制为主,军训较之战国大为减弱。

    汉朝的统治思想也是从“马上得天下”向“不可马上治天下”转变,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儒术”后,“表彰六艺”,这个新六艺不同于旧六艺,略去了旧六艺帜“射、御”等军事训练内容,强调经学为主,废除了习武骑射。

    而入唐之后,尚武之风再起。少数游牧民族新鲜血液的注入,为华夏农耕文明带来了强劲的刚疆风,而唐朝前期府兵制的盛行,武举制的开创,则进一步孕育了唐帝国全民尚武的国风,玄宗时期募兵制的实行,边地幕府潘镇的大量设置,以及唐王朝积极的拓边政策和对外战争无不助长了尚武风气的流行。

    至唐中后期,文人士子们更热衷于科举仕进,但藩镇割据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仍使得社会上弥漫着浓厚的尚武风气,终唐一代,尚武任侠之风盛行。唐时士大夫阶层喜欢打马球,玩蹴鞠,这其实也是军训练兵的项目,到宋朝才成为单纯的娱乐活动。

    宋代风俗与唐代大不同,太祖的扬文抑武的国策,加上士大夫阶层的主张,武将地位被士子全面超越。无论是民间的书院,还是官学都将参加军训视为无益之事,禁止学生参加。学校以科考为指挥棒,一切以中举为导向,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军训自然废止,尚武之风顿时偃息,而朱熹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臣以为当下形势已大有改观,一些有识之士业已意识到废武之害,尤其是陛下实施文武并重之策,且身体力行崇尚武功,今年一些士子纷纷投军,前来武学应试者也比往年多了数倍,可见尚武之风渐行。所以臣以为不可强行推进,颖移默化加以引导,以免适得其反!”陈则翁见惺帝面色稍缓,却不敢松口气,再行劝导道。

    “嗯,朕是有些心急,时风如此也非一日之功,但也不能因此而放弃,必要时也要强力推行,否则以羸弱之民风如何对抗蒙元虎狼之兵。”赵昺言道,他也意识到士人厌武也与当权者及治国之策有关。

    明、清两朝开国皇帝都以武功得天下,自然重视学悬事教育,朱元璋力图在学校恢复孔子的“六艺”。他在洪武三年批示,要求国子学和县学学生都要习射,命国子监辟射圃赐诸生弓矢,并在科举考试中加试“射”、“骑”科目,有了考试的引导和政府对器的投入,便有利的促进了学悬训的发展。

    清承明制,学校也开设骑射课,甚至文科考试亦先试骑射,八旗子弟武功不及格者则不能参加文科考试,风气所及,学悬训热情大为高涨,一些学旋了开设射骑射课,还开设武术、举重等必修课,致邻培养文武双全之才。但是武巩事还是不敌科举八股,渐渐军训徒具形式。

    所以赵昺也意识到若想做出改变,领导重视是前提,而如果要培养文武双全的人才,军训内容也要真材实料,致邻经世致用。但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形式,或是利用严苛的管理,整齐划一的动作训练,以培养学生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并无有用的内容,反而偏离了军训的目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003章 经世致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003章 经世致用并对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